各位網友大家好,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第一場新聞發(fā)布會即將開始,新華網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為您現(xiàn)場直播。
發(fā)布會上將向媒體介紹情況的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fā)言人武平。各媒體記者陸續(xù)來到發(fā)布會現(xiàn)場。
首場新聞發(fā)布會后,今天下午17時30分,神舟十號航天員飛行乘組將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與媒體記者見面,本網對見面會也將現(xiàn)場直播,敬請關注。
武平,女,1957年11月出生于北京,曾先后從事運載火箭總體、固體火箭發(fā)動機強度分析和試驗、載人航天工程科研管理等工作。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各位網友大家好,經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任務總指揮部決定,神舟十號飛船將于6月11日實施發(fā)射,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fā)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女士給大家介紹情況。首先,請武平女士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受任務總指揮部委托,由我向大家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有關情況。
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定于6月11日17時38分發(fā)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
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今天下午,執(zhí)行此次發(fā)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開始加注推進劑。
此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發(fā)射神舟十號飛船,為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進一步考核交會對接技術和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的功能性能;二是進一步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zhí)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進行航天員空間環(huán)境適應性和空間操作工效研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航天器在軌維修等試驗,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四是進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統(tǒng)執(zhí)行飛行任務的功能、性能和系統(tǒng)間協(xié)調性。
參加任務的各系統(tǒng)與神舟九號飛行任務狀態(tài)基本一致。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適應本次飛行任務的具體要求,神舟十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分別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tài)更改。此次任務中,航天員將通過在軌操作完成對天宮一號有關設施設備的更換和維修。
本次任務飛船計劃在軌飛行15天。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先后與天宮一號進行1次自動交會對接和1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一號,并開展航天醫(yī)學實驗、技術試驗及太空授課活動。完成組合體飛行后,飛船撤離并返回著陸場,天宮一號轉至長期運行軌道。
目前,天宮一號運行在預定的交會對接軌道上,狀態(tài)穩(wěn)定,設備工作正常,推進劑等消耗性資源充足,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執(zhí)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的各系統(tǒng)已完成綜合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以上介紹的是關于這次任務的有關情況。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這次神舟十號三名航天員如何分工的?跟上一次飛行任務有何不同?
剛才我已經向大家介紹了神舟十號乘組由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三名航天員組成,聶海勝是曾經執(zhí)行過神舟六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他具有豐富的飛行經驗,在這次任務中,他擔任指令長。張曉光是我國選拔培養(yǎng)的第一批航天員,經過長期刻苦的訓練,他的飛天夢想將在這次飛天任務中得以實現(xiàn)。王亞平是我國選拔培訓的第一批兩名女航天員中的一員。神舟九號任務中我們采用了新老搭配男女組合的任務組織,實踐表明,這種組合能夠充分發(fā)揮乘組中每個人的特長和優(yōu)勢,不但有利于更好的完成任務,也有利于航天員隊伍的鍛煉和成長。所以我們在神十任務中仍然采用了這種乘組的組合。同神舟九號乘組相比,這次的2名男航天員仍然互為備份,他們均具有飛船駕駛、組合體管理、手控交會對接、以及應急情況下的處置能力。女航天員在神十任務中增加了太空授課的任務,而且由女航天員擔任主講,還有女航天員在這次任務中也具備手控交會對接能力。此外,這次神舟十號在軌飛行時間更長,他們在軌將開展更多的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謝謝。
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神舟十號飛行任務整體的性質和目的與神舟九號和八號相比有何不同?
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包括自動交會對接和受控交會對接。本次神舟十號任務的性質是應用性飛行,將為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提供人員和物資運輸服務。同時也更加注重為空間站建造積累經驗。與前兩次任務相比,神舟十號任務主要突出以下幾點:一是驗證和鞏固交會對接技術。截至到目前,我們僅進行了三次自動交會對接和一次手控交會對接,我們還需要更多飛行試驗來考核技術。二是進一步驗證航天員在軌駐留相關技術。這次神舟十號飛船計劃在軌飛行15天,將進一步驗證和考核載人飛船在太空的生存能力,以及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驗證改進措施的有效性。同時還將開展航天醫(yī)學和工效學的試驗,為更長時間的太空飛行積累經驗。
三是開展空間站建造相關的技術實驗。神舟十號任務期間,將安排天宮一號地板更換、還有密封圈更換等在軌維修操作,還將視情開展飛船繞飛試驗,這些都是在為空間站建造奠定技術基礎。此外,任務期間還將開展科普活動,航天員將面向中小學生進行太空授課。神舟飛船和長征2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天地往返系統(tǒng),這次航天飛行的任務是應用性飛行,將為天宮一號在軌飛行提供人員和物資的往返服務。
新華社-新華網記者:神舟十號飛行任務是神舟飛船和長征二號F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的首次應用性飛行。請問應用性飛行的含義具體指什么?這是否標志今后的神舟飛船飛行任務都是應用性飛行?
所謂應用性飛行,是相對以驗證技術為主要目的試驗性飛行而言的。我們說這次神舟飛船和長2F運載火箭的飛行是應用性飛行,主要包括以下兩點內涵:一是飛行任務的目的。截至到目前我們開展了歷次飛行任務主要是以考核和驗證技術為主要目的,比如,我們神舟八號和九號飛行任務的主要目的是考核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的交會對接功能。而本次任務中,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主要為天宮一號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往返運輸服務。當然交會對接功能也會在這次任務中得到進一步驗證和考驗。
二是飛行產品的狀態(tài)。飛船和火箭經過神舟八號和九號飛行任務的考核和驗證,應該說現(xiàn)在功能更加完善、完備,性能更加穩(wěn)定,可靠性安全性進一步提高,技術狀態(tài)基本固化,可以說,由神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從神十任務開始進入了應用飛行階段。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飛船、火箭也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只要有利于安全性能和可靠性的提高,我們就會對產品進行持續(xù)的改進。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同神舟九號飛行任務相比,這次任務在航天員工作安排和生活保障上有哪些改進和變化?
通過神舟九號任務,我們獲取了航天員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大量數(shù)據(jù),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為了進一步提高航天員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質量,我們采取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第一是完善了艙內生活垃圾處理。本次任務中,我們增加了廢物收集袋的品種規(guī)格和數(shù)量,方便航天員在軌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密封處理和存放。第二是豐富了航天食品。我們針對航天員進行了個性化的設計增加了食品種類,而且通過改進工藝改進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第三是優(yōu)化了航天員的工作程序和作息安排,增加了工作項目的時間余量。此外,經過為天宮一號更換地板、還有一些限位裝置,可以使航天員的天宮生活更加方便。
隨著飛行時間的延長,我們還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在短期飛行中不明顯、我們沒有認識到的問題,我們將不斷予以改進和完善。
請介紹一下天宮一號在完成與神舟九號交會對接任務以后的運行情況。自2011年9月發(fā)射入軌,天宮一號先后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進行了共4次交會對接,2年設計壽命即將期滿,再與神舟十號交會對接的風險是不是更大了?為了迎接神舟十號飛船和航天員的來訪,天宮一號都做了哪些準備?我是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記者。
自去年6月29日神舟九號飛船返回后,天宮一號即轉入長期在軌運行。今年來,天宮一號完成了在軌維持、有害氣體檢測、設備巡檢和定期狀態(tài)評估等工作,開展了電解制氧試驗、空間物理與環(huán)境探測和空間材料實驗等,在國土資源普查、林業(yè)、海洋、城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領域開展了對地遙感應用,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和成果。
為了完成本次任務,天宮一號已完成變軌調相和載人環(huán)境的恢復與建立等準備工作,目前天宮一號準確運行在預定的交會對接軌道上,包括對接機構、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在內的全系統(tǒng)工作正常,推進劑和各類消耗性資源充足,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也滿足航天員進駐條件。
關于風險問題,客觀地說,2011年9月天宮一號發(fā)射入軌以來,已在軌運行約600多天,這一期間,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和九號飛船進行了四次交會對接,天宮一號設計壽命是兩年的時間,目前已處于設計壽命末期階段,部分元器件有可能會有所降低,經過航天員駐留特別是在有氧環(huán)境下密閉了近一年,微生物的存在可能會給艙內環(huán)境帶來一些變化。這些都是這次任務面臨的新情況,也就是風險所在。
為了保證天宮一號在壽命期內完成工作,我們在研制時就已經考慮了相應的冗余設計和產品的壽命試驗,通過近兩年來的密切在軌監(jiān)視和科學維護管理,目前天宮一號所有設備均工作在主份狀態(tài)。同時我們對微生物的控制對有害氣體的控制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因此我們對圓滿完成本次任務是充滿信心的。
經濟日報記者:據(jù)了解,此次飛行任務過程中,將安排航天員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能否具體介紹情況,前期主要進行了哪些準備?
本次科普教育活動是我國利用載人航天飛行普及航天知識的一次嘗試,目的是向中小學生傳遞航天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fā)廣大青少年對宇宙空間的向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
關于授課內容,主要是使中小學生了解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的特點,了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員將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并與地面師生進行雙向互動交流。
總之,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使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熱愛航天。
為了做好本次科普教育活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lián)合教育部、中國科協(xié)和中央電視臺等部門對活動進行了系統(tǒng)、周密的策劃,完成了課件、教具制作和地面課堂的準備工作,航天員也進行相關訓練。本次活動將在組合體運行期間擇機進行,具體時間將綜合考慮飛行任務安排、航天員作息情況和測控通信等保障條件來最終確定。屆時,我們將通過媒體全程直播這次活動。
中國載人航天快速發(fā)展,國際合作交流也日益廣泛,請問中國在開展載人航天國際合作方面有哪些主要考慮?
我們一貫堅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透明開放的原則基礎上,開展載人航天的合作與交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我們先后與世界上多個國家、地區(qū)和國際組織開展了廣泛的合作與交流,在航天醫(yī)學、空間科學實驗、航天員選拔培訓以及艙外服等領域開展過務實合作。為積極響應聯(lián)合國外空司“載人航天技術倡議”,今年9月,我們將在北京與外空司聯(lián)合舉辦載人航天技術國際研討會,目的是交流世界載人航天最新進展和后續(xù)發(fā)展計劃,促進人類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的成果共享和國際合作。
在我國空間實驗室與載人空間站建造與運營階段,我們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與世界各國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交流。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分享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的成果。例如:在技術合作方面可以進行聯(lián)合方案設計和設備研制,等多種形式的技術合作;在空間應用方面也可以開展聯(lián)合科學實驗、或者是空間載荷搭載試驗;在航天員選拔訓練、航天醫(yī)學等方面都可以探討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傊覀冊概c各國一起,共同推動世界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香港南華早報:上個月聯(lián)盟號從發(fā)射到對接只花了六個小時,這次要花多長時間?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美蘇快速模式多次進行交會對接,我們也注意到俄實施了三次快速交會對接,今年上半年聯(lián)盟載人飛船一次是三月一次是五月兩次與空間站實施快速交會對接,可以說實現(xiàn)快速對接對于空間救援特殊要求的貨運運輸任務都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快速對接也對追蹤飛行器的測控系統(tǒng)航天員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發(fā)射窗口的選擇開了很多約束條件,可以告訴你的就是這次神十任務仍然采用神八神九一樣的模式兩天對接。后續(xù)我們將根據(jù)中國空間站建設需要,開展快速對接技術的研究應用。
本次新聞發(fā)布會結束。
各位網友,本次新聞發(fā)布會的直播到此結束。